新建单位或者原有单位在年度开始时,会计人员均应根据核算工作的需要设置应用账簿,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建账”。一般情况下,一个企业至少应该设置四册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总分类账、活页明细账。
一、建账的基本程序
第一步:按照需用的各种账簿的格式要求,预备各种账页,并将活页的账页用账夹装订成册。
第二步:在账簿的“启用表”上,写明单位名称、账簿名称、册数、编号、起止页数、启用日期以及记账人员和会计主管人员姓名,并加盖名章和单位公章。记账人员或会计主管人员在本年度调动工作时,应注 明交接日期、接办人员和监交人员姓名,并由交接双方签字或盖章,以明确经济责任。
第三步:按照会计科目表的顺序、名称,在总账账页上建立总账账户;并根据总账账户明细核算的要求,在各个所属明细账户上建立二、三级等明细账户。原有单位在年度开始建立各级账户的同时,应将上年账户余额结转过来。
第四步:启用订本式账簿,应从第一页起到最后一页止顺序编写号码,不得跳页、缺号;使用活页式账簿,应按账户顺序编本户页次号码。各账户编列号码后,应填“账户目录”,将账户名称页次登入目录内,并粘贴索引纸(账户标签),写明账户名称,以利检索。
二、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建账原则
(一)账页的格式一般采用三栏式,即借方、贷方和余额三栏
如果收付款凭证数量较多,为了简化记账手续,也可以采用多栏式账页。
(二)日记账的外表形式必须采用订本式
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五十七条规定:“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必须采用订本式账簿。不得用银行对账单或者其他方法代替日记账。”这样可以保证现金和银行存款账簿资料的安全、完整。
三、明细账的建账原则
(一)明细科目的名称应根据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和企业管理的需要设置
企业在建账时应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明细科目的名称,对于没有明确规定的,建账时应按照会计制度规定的方法和原则,以及企业管理的需要设置明细科目。
一般企业需设置的明细账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根据投资种类和对象设置)、应收账款(根据客户名称设置)、其他应收款(根据应收部门、个人、项目来设置)、持有至到期投资或长期股权投资(根据投资对象或根据面值、溢价、折价、相关费用设置)、固定资产(根据固定资产的类型设置,另外对于固定资产明细账账页每年可不必更换新的账页)、短期借款(根据短期借款的种类或对象设置)、应付账款(根据应付账款对象设置)、其他应付款(根据应付的内容设置)、应付职工薪酬(根据应付部门、构成内容设置)、应交税费(根据税费的种类设置)、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均按照费用的构成设置)。另外,企业可根据自身的需要增减明细账的设置。
(二)根据财产物资管理的需要选择明细账的格式
(三)明细账的外表形式一般采用活页式
这样可便于账页的重新排列和记账人员的分工,但是活页账的账页容易散失和被随意抽换。因此,使用时应顺序编号并装订成册,注意妥善保管。
四、总账的建账原则
(一)企业可根据业务量的多少购买一本或几本总分类账
(二)根据企业涉及的业务和涉及的会计科目设置总账
原则上讲,只要是企业涉及的会计科目就要有相应的总账账簿(账页)与之对应。会计人员应估计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量大小,将每一种业务用口取纸分开,例如,总账账页从第1页到第10页登记现金业务,则要在目录中写“现金……1~10”,并且在总账账页的第1页贴上口取纸,口取纸上写“现金”;第11页到20页为银行存款业务,则在目录中写“银行存款……11~20”,并且在总账账页的第11页贴上写有“银行存款”的口取纸。依此类推,总账就建好了。
五、备查账建账的原则
(一)备查账应根据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和企业管理的需要设置
例如,由本企业暂时使用或代为保管的财产物资,应设相应的备查账簿,此外,还应设有租入固定资产登记簿、受托加工材料登记簿等;对于会计制度规定必须设置备查簿的科目有“应收票据”、“应付票据”等,则必须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备查账簿。
(二)备查账的格式由企业自行确定
备查账没有固定的格式,与其他账簿之间也不存在严密的勾稽关系,其格式可由企业根据内部管理的需要自行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