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普通会计的第一份工作,都是打杂,比如出纳,应收应付会计,会计助理,帮主管整理一下凭证,工作没人带,学不到多少有价值的经验。
现实是残酷的,在以前这叫学徒,多数中小企业都是这种现状,有价值的工作岗位轮不到会计新人,早点认清现状,抱怨什么,换一家公司都不一定能解决问题。
其实第一份工作,对多数普通会计而言,只是一个跳板,一个窗口,踏入会计职场的一个起点而已,暂时的打杂,被压榨是很难改变的现实。
唯有靠自己,学历平平的,多在职场偷学吧,不要太老实,有点不择手段的偷学。
工作岗位是固定的,但没人束缚你的双脚,双眼,做个有心人,多翻翻凭证,思考一下,自己接收到这些业务单据,该使用哪个会计科目来做分录?多瞄同事的工作,看看同事是如何申报税务的?多跑跑仓库,了解一下进销存数据,多熟悉产品BOM表,熟悉车间生产工艺,想想如何核算产品成本。
一有机会,就要核心的资料,备份起来,偷偷来研究。
多讨好同事,请同事吃零食,能多学一点是一点。
多问老会计,别一下就问怎么记账,怎么报税,怎么核算产品成本,没人会长篇大论的回复你问题,而是拆份一个个小问题,每天学一点实操,这样别人更乐意教,谁会那么傻一股脑的,全教你。
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会计岗位,集中精力攻克这个岗位的实操经验,比如,我对成本核算感兴趣,集中精力学习与成本会计有关的工作实操内容。
很多人都觉得,没人带,就学不会实操。
我当初是这样自学成本核算的,先是从仓库学习核算原材料进存数,跟工程部学产品BOM表,到车间学产品生产工艺,花费半年的时间从会计论坛整理成本会计实操问答:
1、哪些单据数据计入产品成本,哪些单据费用化处理。核算原材料进销存数据。
2、如何归集产品材料成本,如何核算产品BOM材料成本?
3、如何统计产品工时数据,分摊人工和制造费用到产品中?
4、如何结转产品的料, 工,料?
5、如何结转产品销售成本?
针对成本会计在工作中遇到的实操问题,一个一个在网上收集解答思路。接着买了一本顶尖成本会计书,学习如何使用工单法归集产品成本。
学会书中的成本核算思路后,结合公司的单据数据,来设计EXCEL档成本计算表格,来核算公司的产品成本,平时跟公司的成本会计处好关系,偶尔请教他一些问题。
然后,又加了好多成本会计QQ群,把自己学到的成本核算方法,分享给成本会计新人,一起交流讨论,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同时,自己的工作能力也得到提高,很多人舍不得自己学到的知识,其实知识要运用在工作中,不断的解决工作问题,最终才能形成你的工作能力。
帮助别人设计EXCEL档成本计算表,一起核算这家公司的产品成本。
多核算几家公司的产品成本,自己的实操能力就形成了。
很多会计新人,仅仅只是看一下书,看完就没下文了,要实实在在的运用书本上的知识,来核算公司的产品成本,在这个核算过程,你才知道,哪里要变通,你才能明悟,原来还有很多问题,原来是不知道的。
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每换一份工作岗位,都提前积累实操经验,在制造业做了十几年会计,做过成本会计,总账会计,税务会计和预算工作,我把做过的工作资料,整理成160页的工作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