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18年到2022年,经过两次考试,终于一次性过关两门,于48岁本命年拿到了初级会计资格证书,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的一次重大突破。
2013年,我由基层学校选拔到财政系统工作后,主要从事文字工作。刚开始萌生过考会计证的想法,但在听说许多会计专业毕业或从事会计工作的人都没通过考试拿到证书,想想自己年纪已大,日常工作又很琐碎,对于会计也仅懂些皮毛,心里便打了“退堂鼓”,想着还是踏踏实实先干好本职工作。
2018年,终究是心有不甘,自己憋足了劲儿,报了名,教材课本、辅导材料、训练试题购买得一应俱全,但由于工作忙碌,教材勉强看过一遍,刷题培训等都没来得及进行,最后近乎“裸考”上阵。考场上,考生大多是年轻人,像我这样年近半百的中年人基本没有。整个答题过程我几乎是凭感觉完成,没到时间就提前交卷出来了。成绩公布后,结果不出所料,未达到合格分数。
2022年,儿子参加高考。为了给孩子加油打气,我决定再拼一把,义无反顾地报了名。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就没有拿不下的目标。
同时,为进一步落实河南省“人人持证,技能河南”政策,单位下发了鼓励系统干部职工在职学习考试的相关方案,并聘请专门老师为参加考试的人员授课。
然而,原定5月考试,因疫情的原因,推迟到8月初。这意味着考生又多出三个月的备考时间。当时正值四月中旬,临近考试,大家都憋着一口气一心学习,但得知延期后,不少考生思想有了放松,虽然还在继续看书学习,步伐却明显放缓。
与此同时,儿子高考成绩放榜,并最终以地市前百名的优秀成绩被四川大学录取。我似打了一针强心剂,不仅没有放缓步伐,反而提高了学习的劲头。
在备考过程中,教材拿在手中反复研读,工作之余的零碎时间我都充分利用,坚持听网课,心静时专心做题、抄写解析,力求消化理解。
每天上下班和外出时,我总是手提袋不离手。袋子里必装的几样东西是教材及配套资料、文具及演算纸,以保证随时进入学习状态。总结的知识点、解析题的分步计算等,我会将其以截图或照片的形式存在手机上,方便随时查看。这样,小段时间可以被充分利用起来记忆零星知识点。
白天工作忙,心容易静不下来,所以不得不调整学习方法,抓住“一早一晚”。那段日子,我早上五点多起床先看一个小时的书或做半套题再上班;中午吃完饭和晚上睡觉前再做一两个综合题。遇到不会或不理解的问题时,便向授课的老师、过关的年轻同事、懂财会的朋友请教。坚持不下来的时候,妻子也在身边不断为我加油打气。
考试当天,答完经济法后感觉良好,估分可以在70分左右,但会计实务中的一些题目拿不准,不能保证十拿九稳。考完后,虽然嘴上和朋友说过不过无所谓,但自己心里清楚,毕竟付出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这其中还收获了身边人关心与鼓励,自然是想有一个好结果。
公布成绩当天,在看到分数的那一刻,我激动无比、欣喜万分,初级实务62分,经济法71分。
有了此次经历,我感悟到了,星光不负赶路人,苍天不负有心人。希望所有赶考人不忘初心,持之以恒,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作者单位:河南省灵宝市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