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计作为一个每天和钱打交道的岗位,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其面临的潜在风险也如影随形。因此,在会计工作中,为自己划定清晰的会计边界,具备正确的边界意识,是保护自己、降低风险的有效手段。
会计人的边界应该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把握。首先,最基础的是国家的法律法规,包括会计法、税法、经济法、公司法等,以及财政、税务部门发布的条例解读。这些构成了全体会计人员工作的底线和高压线。第二,是各单位的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管理、资金支付、薪酬待遇、费用报销、收入确认等内容。会计人员在履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公司制度要求开展活动。第三,是企业的内控、合规、风险防范制度,包括企业合法经营、安全生产、质量控制、防范业务舞弊、防止资产损失等内容的规范要求。
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会计人员工作中的基本遵循,首先是对会计工作、会计人员进行限制和约束;其次是对会计工作提出基础、标准的说明和规范,为高质量的会计活动提供保障,相应地也为会计人员提供了一层保护。只要严格遵循工作要求,会计活动就是处于“安全边界”。
边界意识好的会计,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也清楚自己能够接受哪些指令,不能够接受哪些要求,在坚守国家法律的边界内,既尊重别人,也保护自己。
如何培养正确的边界意识,有专家认为,会计工作者要履责尽责,履行好企业“看门人”的职责,需要时刻保持警醒,心中牢记一下几个层次的“边界意识”:
第一个层次,管好自己的思想,对财经法规心存敬畏,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不能让自己主观上产生歪心思、不良动机。
第二个层次,熟练掌握各项财经法规制度内容,明确公司对自己岗位的要求,这样才能更好地监督、指导业务相关部门工作,做到按财经法规办事、按规章制度办事。
第三个层次是合规意识、风险意识。把握岗位的关键流程,深刻领悟公司对岗位的内控要求,不能绕开内控,忽视内控要求,时刻保持风险意识,梳理好岗位中存在的潜在风险点,寓风险控制于内控,在内控中消除风险。
第四个层次是价值创造意识。会计工作者坚守会计边界,防范资产流失,就相当于为企业创造了价值。在坚守边界的同时,要有高度的价值管理、价值创造的思维,特别是在当前新业务、新模式不断创新迭代的背景下,会计工作要跟上业务创新的需要,科学做好企业价值的计量、报告、鉴定和创造,不能简单地因为法规没有说、法规没有规定,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睿远长寿会计培训综合中国会计报。